iBet uBet web content aggregator. Adding the entire web to your favor.
iBet uBet web content aggregator. Adding the entire web to your favor.



Link to original content: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後漢
後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內容

後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947年—951年

  青色部份為後漢疆域
京城 
• 947
晉陽
• 947-951
汴州(今開封
陪都 
• 947-951
洛陽
• 947-951
晉陽
國君姓氏
君主2
• 947-948
劉知遠(開國)
• 948-951
劉承祐(亡國)
常用語中古漢語
興衰
• 947年3月10日
劉知遠稱帝
• 951年1月2日
劉承祐被殺
• 951年2月13日
郭威篡位
宗教佛教道教儒教中國民間信仰
通幣方孔錢
前身
繼承
後晉
後周
北漢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遼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東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齊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荊南
南漢北漢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遼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後漢(947年—951年)是五代十國的第四個朝代,由沙陀人劉知遠建立,亦稱劉漢。後漢承自後晉,根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晉的「金」德之後是「水」德,因此後漢以「水」為王朝德運。[1]

政權歷時

[編輯]

後漢政權存在只有兩朝共四年,是五代十國中歷時最短的政權。主要原因是劉知遠不懂治國,同時鼓勵大臣使用嚴刑峻法,而且朝中爭鬥激烈、動則族誅,最後其子隱帝劉承祐懷疑大臣郭威想要造反,派郭崇前往魏州殺死郭威,導致郭威起兵討伐隱帝,隱帝為部屬郭允明所殺。

郭威進入都城開封后,本想立劉知遠侄子劉贇為帝,後來反悔,殺死劉贇,[2]自己稱帝,建立後周。後漢被後周郭威所篡後,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鎮守晉陽的河東節度使劉崇太原繼位稱帝,自稱延續漢祚,然政權之疆域及地位均已改變,史家一般作為新政權或殘餘政權定位,列為「十國」之一,稱為北漢

殺戮四年

[編輯]

五代史記述:「五代亂世,本無刑章,視人命如草芥,動以族誅為事。是族誅之法,凡罪人之父兄妻妾子孫並女之出嫁者,無一得免,非法之刑,於茲極矣!而尤莫如漢代之濫。然不問罪之輕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處極刑。枉濫之家,莫敢上訴。軍吏因之為奸,嫁禍脅人,不可勝數。而此毒痛四海,殃及萬方。後漢劉氏父子二帝,享國不及四年。楊邠史弘肇蘇逢吉劉銖等諸人亦皆被橫禍,無一善終者。此固天道之報施昭然,而民之生於是時,不知如何措手足也。[3]

統治範圍

[編輯]

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南部、湖北北部、陝西北部、安徽北部。

君主列表

[編輯]

開國君主劉知遠為世居太原沙陀人,原為五代後晉河東節度使。947年,乘契丹陷開封而於太原稱帝,國號,史家稱「後漢」,以別於漢朝[4]。自稱為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劉昞之後,繼承漢朝,宗廟內祭祀劉邦劉秀[5][6][7]。後攻克中原,定都汴京(今開封)。唯雄武軍因節度使何重建因不願臣服契丹而投降後蜀而未入後漢版圖。

948年劉知遠二子劉承祐嗣位,即後漢隱帝。950年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實控鳳翔軍、永興軍的王景崇趙思綰等藩鎮發生叛亂,勾結後蜀,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郭威出鎮天雄軍時,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進而反叛。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郭威攻入開封。劉承祐連同蘇逢吉、聶文進和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十一月二十二日(951年1月2日),至趙村,為郭允明所殺。郭威與太后等商議迎立劉知遠的養子,也是劉知遠的弟弟河東節度使劉崇的長子劉贇。劉崇原本有意爭位,以為兒子可以當皇帝便作罷。但在劉贇入京前,郭威就被部下擁立為帝,後漢亡。

郭威囚禁劉贇,不久殺之。劉崇於是在河東治所太原稱帝,建立北漢,為後漢的延續,但已不再是中央政權。

君主列表

[編輯]
五代十國·五代·後漢·君主年號  編輯
肖像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寢
文祖
(高祖劉暠追尊)
明元皇帝
(高祖劉暠追諡)
劉湍 懿陵
德祖
(高祖劉暠追尊)
恭僖皇帝
(高祖劉暠追諡)
劉昂 沛陵
翼祖
(高祖劉暠追尊)
昭憲皇帝
(高祖劉暠追諡)
劉僎 威陵
顯祖
(高祖劉暠追尊)
章聖皇帝
(高祖劉暠追諡)
劉琠 肅陵
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暠
(原名知遠)
895年948年 947年948年 天福 947年 睿陵
乾祐 948年
隱皇帝 劉承祐 931年950年 948年950年 乾祐
(未改元)
948年950年 潁陵
劉贇
(後周太祖郭威降封湘陰公)
?-951年
(未正式即位)

君主世系圖

[編輯]
過繼
漢顯祖劉琠
後漢北漢
漢高祖劉知遠
895-947-948
漢世祖劉崇
895-951-954
漢隱帝劉承祐
929-948-950
湘陰公劉贇
?-950-951
漢睿宗劉鈞
926-954-968
薛釗劉氏何某
漢少主劉繼恩
?-968
漢英武帝劉繼元
?-968-979-99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hen, Yuan Julian. 陳元-臺北故宮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Zhongguo wenhua 中國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英語). 
  2. ^ 《新五代史》卷11:庚寅,威率百官詣明德門,請立武寧軍節度使贇為嗣。遣太師馮道迎贇於徐州。辛卯,請太后臨朝聽政,以王峻為樞密使,翰林學士、尚書兵部侍郎范質為副使……王峻遣郭崇以騎七百逆劉贇於宋州,殺之。
  3. ^ 趙翼,"〈五代濫刑〉卷22/五代史",二十二史劄記,乾隆60年3月(1795年).
  4.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223-224. ISBN 7-5622-2277-0. 
  5. ^ 《五代會要》卷1:漢文祖明元皇帝諱湍,東漢顯宗第八子淮陽王昞之後。
  6. ^ 《舊五代史》卷100:庚辰,追尊六廟,以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為不祧之廟,高曾已下四朝,追尊諡號,已載於前矣。
  7. ^ 《新五代史》卷10:以漢高皇帝為高祖,光武皇帝為世祖,皆不祧。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國朝代:中國北方地區政權
前朝
五代 ·
五代 ·
947年3月10日-951年2月13日
後朝
五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