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不隨波 因為我閱讀

【大紀元2024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華茗臺灣台北報導)「《大紀元時報》不會是我唯一看的媒體,但是如果我只能訂一份報紙,那麼我會訂《大紀元》。」——26歲讀者梁先生。

因為喜歡閱讀,從去(2022)年12月開始訂閱《大紀元時報》(以下簡稱《大紀元》)的梁先生說,各大媒體都在降低紙本發行的時代,《大紀元》能夠逆流推行紙本報紙,意義很重大。自己每個禮拜大概會蒐集三、四篇《大紀元》的文章,這些報導是我很喜歡的,都是看了之後,會持續的刺激思考,讓自己的價值觀產生新的轉變,每週穩定的發生變化,日積月累下來就很可觀了。

談到看《大紀元》產生了什麼樣的改變?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篇副刊「教育園地版」的文章一代聖主康熙皇帝至孝之至 數十年如一日,講康熙孝親的故事,文章中敘述康熙面對病重的祖母有意刁難,仍然主動侍奉,感動了祖母。我反思自己以前面對父母嘮叨時的態度是「父母說一句我就做一句」,還以為自己做到了「孝」。看完康熙孝親的故事,讓我看見自己的「孝」不過是「懶得囉唆」,而不是想辦法去減輕父母的擔憂。我開始主動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問題,這是閱讀康熙故事後我意想不到的收穫!

情境閱讀 跳脫螢幕的框限

年輕人大部分好用網路,鮮少閱讀紙本,深愛閱讀的梁先生卻有他的觀察。他說,閱讀紙本給我的感覺就是,它不同於從螢幕看訊息,因為面對螢幕,從頭到尾看的就是那個螢幕框框,滑過去什麼資訊,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現在的人快速滑看網路影片,可能注意力就只有幾十秒鐘,然後下個十秒,又忘記上個十秒發生什麼事情,然後又期待下個十秒,所以就一直活在短期記憶裡。在我身邊許多人,包括自己都很常這樣。

紙本閱讀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整個身心都融入在書的情境裡。這是我在其他媒體比較少看到的一個現象。(梁先生提供)

我在閱讀紙本內容時,除了能記住內容本身,也不經意的記住了閱讀當下的情境,譬如在什麼時間?地點?看到了哪些資訊?加上了這些情境之後,印象會特別深刻,可能隔了很多年之後回想一句話,會想到,「噢,我當時好像看過哪本書或哪篇文章,它是我在某個週末下午,坐在哪個公園的長椅讀到的。這句話大概在書的哪個位置。」我認為這種「情境記憶」是紙本閱讀不可取代的優勢,平板或手機把人框在一個框框裡,不容易進入這些情境。

另類娛樂 既彈性又全方位

他接著說,紙本閱讀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整個身心都融入在書的情境裡。這是我在其他媒體比較少看到的一個現象,《大紀元》像是一本雜誌,但以報紙的方式來呈現,選文很廣,做得蠻有深度的。譬如說,有時候版面會講一些歷史;或者是天文學的發現;或者是人際關係與自我管理;還有一些油畫、雕塑作品、古文賞析等;國際要聞、財經分析的角度也很特別,我有時候會跟不同媒體做比較,方方面面讓我在閱讀的時候,感覺情境是很豐富的。

閱讀《大紀元》,有時候不見得是跟工作或者是學習上有什麼絕對的相關,就是一種娛樂,不是一個會上癮的娛樂,隨時可以看看,不用看太細也沒關係,可以讓人很舒服的進入閱讀情境。從頭到尾翻翻看,耐下心來看的時候,感覺還不錯。

版面沉穩 值得耐心思考

梁先生還提到,我也會看其他媒體,網路的都會看。只是單就紙本報紙,《大紀元》報紙閱讀起來給我感覺就是比較沉穩。它的排版典雅、圖片與版面配色、字距看上去很舒服和諧。對於我要看的內容,看完標題之後,排版方式會讓我願意耐心看下去。幾個月閱讀下來,會習慣延遲評斷,而不是看到標題就直接下結論。隨著閱讀越加廣泛跟深入的時候,能夠留下來的價值觀越是經得起考驗,這時不管社會風向怎麼變化,都不容易被帶動。

敢言、觀點 捨棄必要之惡

梁先生用「重拾媒體責任」來形容《大紀元》,他說:「我覺得媒體的發展不局限在銷售量如何,應該注重是不是盡到媒體對社會的責任。《大紀元》的很多題材是一般媒體不敢輕易觸碰的,觀點也很特別。光是這一點,就很有價值。而且一份商業報紙營運成本很高,腥、羶、色等「勁爆」內容,向來是許多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的必要之惡,《大紀元》能夠拒絕點閱率的利益,連娛樂版都做得乾淨又有品質,這份操守值得尊敬。其實《大紀元》有很多做法是當前許多媒體可以觀摩的。

訂閱《大紀元》對我來說,就是保持一個不一樣的訊息管道。不見得每篇都喜歡、都同意。只要裡面有些文章是重要,而且有用,我就會選擇繼續訂閱。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標準,持續進步的話,我很樂意跟別人推薦《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妍熙

相關新聞
政院擬拍板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 每人最高補助200萬元
學術研究如何連接台灣與世界 專家座談分析
網路陷阱多 等著孩子掉進去?
僑委會「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夯 歡迎報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