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的思考:“热闹”起来的清明绝非偶然!
2016
年清明,因为恰逢星期一、与周六日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小长假”。与外出踏青、旅游人数增多同时一起的,是更多人、尤其是离家在外的人回家祭扫。交通部门适时发布的交通路况、显示很多路段拥堵的交通状况,各地景区的游客攀升,连同自己回到家乡祭扫的所见所闻,对“热闹”起来的清明有更多感慨、感触、思考。
父母离世,原先的春节回家看望父母变为了每年清明回家祭扫。驱车百里、在父母坟前撒一把新土的家乡清明祭扫“形式”之外,给自己最大感受的,是村里不时驶过的不同地区牌照的车辆增多、原本只是添土的祭扫因为不时响起的鞭炮声而显得更加“热闹”。除此之外,三五好友约起、亲戚朋友相聚,也让清明这个略带悲伤的传统节日增添了些许的“喜气”。“热闹”、“喜气”的清明并非偶然,除了清明节本身祭扫、踏青、向死而生等节日的本身内涵之外,清明成法定节假日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无需置疑的基本现实,是包括清明、春节等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其产生、发展、成型的社会背景,是农耕社会、长期以来农耕为主的中国这样基本社会背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口流动很少、绝大多数务农、很多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家乡的中国人,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扫墓、追思先人成为很容易的事情。乡土情、家族观念等,很大程度上成为清明这样一个以扫墓、祭祀先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节日能够形成、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现代社会、市场高度发达的当下中国,人口流动性增大、很多世代务农的农民走出自己的土地、外出谋生求发展等成为中国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除了带来春运这样的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对当下中国的一个冲击,还体现在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因为路途、所在单位工作制度规定等各种原因而不能返乡等现实情况。清明这样内蕴丰富的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受到冲击、更多人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虽然未淡忘清明节但无论是在思想上、行动上而“冷落”清明节却是不争的现实。
有着悠久历史渊源、深化文化内涵、丰富民俗活动的清明,即使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优势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之所以成为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重要传统节日,与其认祖归宗的家的内涵息息相关。民族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重要前提、基础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心在一起。重视传统、从春节、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成为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必须做、正在做的事情。2013年12月颁布、2014年正式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明确规定清明节纳入法定节日、放假一天,除了体现国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对更多人来说因为这样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有了时间的保证而能“理直气壮”的不用上班、返乡祭奠祖先是较之以往内心纠结、虽心动但不能行动的的最大的变化。
不用以换班、向单位专门请假等方式,甚至冒着被扣发奖金、工资的风险而在清明时节回乡祭祖的更多人,就像身在他乡一到春节就回家过年一样,总会在清明时节不约而同、匆匆赶到先辈的墓穴清扫祭拜,这应该是近几年清明这个传统节日在更多人印象中较之以往“热闹”的根本原因所在。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弘扬传统,除了发掘传统、尤其是传统节日的内涵之外,这样的把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的国家倡导必不可少、值得肯定。毕竟很多时候,政策、法律的保障更从容、更有力、更能传递更明显的“信号”。
本贴于 2016-04-05 21:08:45 被【
踏雪寻梅 】修改
美妆包税包邮
108元礼包
日本漱口水
108元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