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 uBet web content aggregator. Adding the entire web to your favor.
iBet uBet web content aggregator. Adding the entire web to your favor.



Link to original content: http://zh.wikipedia.org/wiki/國家堡壘_(瑞士)
國家堡壘 (瑞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國家堡壘 (瑞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土堡壘防線圖

瑞士国家堡垒(防線)(德語:Schweizer Reduit ;法語:Réduit national  ;義大利語Ridotto nazionale  ; 羅曼什語Reduit nazional ) 是瑞士政府应对外国入侵的防御计划,在二战時用於对付可能的德国入侵。 “国家堡垒”一词原指1880 年代的 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保护瑞士中部山区,为撤退的军队提供防御性避难所,是瑞士公共防御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

国家堡垒分布在阿尔卑斯山上,位于工业化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外,包括一系列分布广泛的防御工事。以圣莫里斯、圣哥达和萨尔甘斯的堡垒建筑群为中心,主要防御德国意大利之间的高山路口。国家堡垒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但被规划为一个几乎坚不可摧的防御综合体,通过控制主要的山口和铁路隧道,防止侵略者使用重要的交通设施,通过或穿越阿尔卑斯山。雖然國家堡壘從未受到實戰檢驗,卻建立起無畏強敵的形象,成為瑞士的精神象徵之一。

盧森德羅湖旁边的伪装105口径大炮,射程可达17公里 。

历史

[编辑]

瑞士戰備

[编辑]

因應德國在歐洲的擴張,瑞士開始增加國防預算並修築防禦工事。瑞士国家银行在苏黎世的黄金储备轉移至聖哥達山口伯恩[2]因應國內低迷的士氣,政府開始推動「精神國防」。1938年11月瑞士政府已公告戰爭時期的預備措施[3]。在1939年八月二十八號,德國入侵波蘭兩天前,瑞士議會發動部分動員。九月一號中午,戰爭正式爆發時,國會發動總動員。

八月三十號,議會選舉吉桑(Henri Guisan)将军為上將[註 1],官拜瑞士國軍總司令。吉桑具有右派傾向[註 2],但仍主張抵抗入侵,甚至與法軍密謀合作。[4]當時他處於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不信任政客,另一方面又得預防敏感的資訊落在軍中親德派的手裡。[5]


吉桑计划

[编辑]

吉桑认识到瑞士在装备和人力方面的资源有限。他提議在边界破碎的地形中采取延迟策略,尽可能长时间地将入侵部队挡在中央高原的开阔地区之外,以便有序撤退到安全的阿尔卑斯山周边。一旦撤退到阿尔卑斯山,瑞士政府就可以长时间躲藏。边境防御工事得到了改善, 西南部的聖莫里斯、中部聖哥達和東北部薩甘斯 被确定为侵略者进入阿尔卑斯的主要入口。虽然圣哥达和圣莫里斯已有设防,但由于莱茵河沿岸的湿地排水计划,已可以轻松进入萨甘斯的东部阿尔卑斯门户。 [6]

关于防線的范围仍有争论,德语州的官员主张建立更小的防線。 吉桑的参谋长 Samuel Gonard 上校提出纵深防御的方案,1940 年 6 月法国沦陷提供了额外的壓力。 6 月 23 日,法国投降两天后,邊界区被缩小,以支持陆军陣地。军队转移到国土的中心,使工业和人口中心不受保护。最终的计划于 1940 年 7 月 12 日通过,确定了有组织的撤退到阿尔卑斯山進行无限期的抵抗。 1940 年 7 月 25 日,被德国意大利包围後,瑞士公布防御计划,规定在轴心国发动袭击时退到阿尔卑斯山,并在必要时摧毁所有进入点。 [7]高階軍官在瑞士建國之地鲁特利举行会议,公布國土堡壘計畫。會中吉桑向所有指揮官說:「我決定在建國的聖地,用軍人的身份向你各位發言,以解釋局勢的嚴峻。我們在歷史的轉捩點,國家在存亡危急之秋。[8]

Wsg an Bev IMG 1734瑞士政府的戰爭訓令:第一條、瑞士將盡力抵抗至最後;第二條、所有議會或軍隊投降的新聞皆是敵方假消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瑞士自40年七月起,陸續將五個師轉移至堡壘防線中[註 3],八月防禦工事完成後,共有六個師,41年五月再將最後三個師移入防線中。[9] 1941年4月德國和意大利迅速占领南斯拉夫希臘,证明较低的山脉对德军机动性几乎没有障碍。堡垒战略于 5 月 24 日得到强化,瑞士進入總动员,此前只有三分之二的军队被动员。瑞士認為,由于缺乏强大的装甲部队,撤退到堡垒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在中部高原的行动都只是拖延。遭到袭击時,只会保卫高阿尔卑斯山,以及重要的跨山公路和铁路线。作为最后手段,军队会摧毁关键的桥梁和隧道。该计划将放棄人口稠密的低地及经济中心,剩下的輕裝部隊及民兵負責保護平民,並在被入侵時摧毀自己的建設。

蘇費爾斯中的伪装步兵防御工事(左侧机枪堡垒、右侧反坦克炮、房屋和连接隧道)

在 1940 年,瑞士人完全被轴心国包围,因此实际上受到德國和意大利的摆布。堡垒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威慑战略,加上经济方面的让步,希望令入侵的成本会高于收益。然而若非入侵苏联以及诺曼底登陆,希特勒明显打算入侵瑞士。 [10]相對的,瑞士雖然在名義上保持中立,卻在暗地裡與交戰兩方聯繫。吉桑曾親自密會美國的駐外武官,介紹瑞士的防務,更不先知會便與SS將軍Walter Schellenberg會面,引起議會譴責[5]

40年六月,英國預期瑞士將被征服,對其發布出口禁令。駐瑞公使則向外相艾登評估到:「綜觀地理、經濟、軍事上的條件,這個微小卻有活力及受教的國家,可以在被攻擊時,奮力保護自己傳統上的獨立。」。[11]蒙哥馬利則認為國家堡壘不切實際,只要德軍攻擊被留下的平民,瑞士軍就會離開防線戰鬥。[12]

二戰後

[编辑]

由於防範蘇聯的必要,大部分防線直到冷戰結束仍為軍事機密。後逐步開放,作為觀光景點、倉庫或機房使用。

聖莫里斯要塞

[编辑]
隱藏砲台, Fort du Scex
辛普隆之鷹

聖莫里斯要塞在法語區的聖莫里斯,是三座主要要塞中最西的。主要用於防止來入侵者自法國進入阿爾卑斯山中央,另也確保敵人無法從大聖伯納山口辛普隆山口進入洛桑。要塞本身並非單一的結構,而是分佈在隆河上游河谷各處,約十公里長的防線。此處河谷平均約1.5公里寬,兩旁則是峭壁,其上鑿出許多碉堡,再往上則有纜車或登山火車連結。[13]

今日部分堡壘如Fort du Scex及Fort de Chillon已開放參觀。

西庸堡

[编辑]

西庸堡(Fort de Chillon)位在聖莫里斯防線的入口,在萊芒湖東端,洛桑以東26公里處,目的在防止來自萊芒湖北部的入侵。二戰時約有130人駐守,本身另外有九個碉堡保護。[14]

薩甘斯要塞

[编辑]

1934年起,在薩甘斯修建防禦工事被視為首要事務,但直到1938年德國併吞奧地利後才開始進行,且整個戰爭期間仍在增建。[14]

施爾堡

[编辑]

Schollberg

安施坦堡壘

[编辑]

Ansstein

富爾格

[编辑]
富爾格送彈器

Furggels,被稱為山中戰艦[15]

富爾格一O五裝甲炮
富爾格寢室

圣哥达要塞

[编辑]

艾罗洛防區

[编辑]
艾罗洛堡壘


圣哥达山口防區

[编辑]
位于 Buochs的幻象3型戰鬥機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瑞士承平時只有中將作為軍團司令,參謀總長亦為中將,只負責確保軍隊戰力。
  2. ^ 戰時曾批評政黨政治「過時」,戰後則因為對墨索里尼的推崇引起爭議
  3. ^ 瑞士師通常為一萬五至兩萬人,另有數個萬人以上的邊境旅。

參考

[编辑]
  1. ^ Rapold, Hans: Die Entwicklung der schweizerischen Landesbefestigung von 1815 bis 1921. in: Die Geschichte der schweizerischen Landesbefestigung, Zürich 1992, S. 11–54, hier S. 39.
  2. ^ National Defense Speeded by Swiss by C.L. Sulzberger in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4, 1938. page 16.
  3. ^ Organ der Wehrmänner aller Grade und Heersklassen. Weisungen an die Bevölkerung für den Kriegsfall. Der Schweizer Soldat. 1939-11-09: 67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4. ^ Olivier Pauchard; Jessica Dacey. Swiss national hero seen in a new light. Swiss Info. Swiss Info.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5. ^ 5.0 5.1 photo censorship of general guisan.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6. ^ Kauffmann, p. 153
  7. ^ Kauffmann, p.159
  8. ^ Guisan. Rapport du General Guisan a l'Assemblee Federale sur le Service Actif, 1939-45. Bern, Switzerland. 1946: 203. 
  9. ^ Edgar Bonjour: Geschichte der schweizerischen Neutralität. Vier Jahrhunderte eidgenössischer Aussenpolitik. Band 9: Dokumente. 1939–1946.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Basel u. a. 1976, ISBN 3-7190-0677-8.
  10. ^ Let's Swallow Switzerland by Klaus Urner (Lexington Books, 2002).
  11. ^ Stamm, Frey, Greminger, Wanner: Dignity and Coolness. Verlag Merker, Lenzburg 2004, ISBN 3-85648-126-5
  12. ^ Markus Heiniger: Dreizehn Gründe. Warum die Schweiz im Zweiten Weltkrieg nicht erobert wurde. Limmat, Zürich 1989, S. 171.
  13. ^ Moret, J.-C. Le secteur central de St Maurice - Le concept. Association Fort de Litroz. [5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法语). 
  14. ^ 14.0 14.1 J.E. Kaufmann; H.W. Kaufmann. The Forts and Fortifications of Europe 1815- 1945: The Neutral States: The Netherlands, Belgium and Switzerland. 美國. 2014-12-19: 185. ISBN 9781783463923. 
  15. ^ Kauffman et. al. 2014,第186頁.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