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 uBet web content aggregator. Adding the entire web to your favor.
iBet uBet web content aggregator. Adding the entire web to your favor.



Link to original content: http://zh.m.wiktionary.org/zh-hant/芺
芺 -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U+82BA, 芺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2BA

[U+82B9]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82BB]

跨語言

編輯

漢字

編輯

艸部+4畫,共10畫,倉頡碼:廿竹大(THK),四角號碼44430部件組合

參考

編輯
說文解字
艸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气。从艸夭聲。

——《說文解字

漢語

編輯
正體/繁體
簡體 #

字源1

編輯

發音

編輯

註解:在部分粵語方言,包括香港粵語中,零聲母/∅-/常讀作鼻音化的 ng-聲母/ŋ-/.

韻圖
讀音 # 1/2 2/2
(34) (34)
(92) (89)
調 上 (X) 上 (X)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jewX 'awX
擬音
鄭張尚芳 /ʔˠiᴇuX/ /ʔɑuX/
潘悟雲 /ʔᵚiɛuX/ /ʔɑuX/
邵榮芬 /ʔiæuX/ /ʔɑuX/
蒲立本 /ʔiawX/ /ʔawX/
李榮 /ʔjɛuX/ /ʔɑuX/
王力 /ĭɛuX/ /ɑuX/
高本漢 /ʔi̯ɛuX/ /ʔɑuX/
推斷官話讀音 yǎo ǎo
推斷粵語讀音 jiu2 ou2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2 2/2
序號 14624 1463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3 3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qoːwʔ/ /*qrowʔ/

釋義

編輯

  1. 名,味

字源2

編輯

由於「」長期遺失「𦬫」的環節,字書僅存中間產物「𥬇」從犬之故不可得,有些學者以隸變過程中「艸」、「竹」混同情形,嘗試用「」解釋[註 1]

日本漢字學者白川靜以甲骨文和金文最初基於宗教及咒術的觀點,認為「芺」像年輕女巫披頭散髮舉手跳舞的樣子,並以「」的本字「𡝩」旁證是「笑」的初文[1][2]高田忠周則以經傳借「芺」為「𡝩」,變作「𥬇、笑」又訛作「」,推論出「笑」的小篆字形應當作「芺」[3]

元朝周伯琦《六書正譌·去聲·十八嘯笑韻》:「笑,仙妙切,喜而解顔啓齒也,從竹從夭聲。李陽冰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別作芺𭈎,竝非。」乃至清朝亦不乏有關辨正之說,如:

  • 畢沅《經典文字辨證書·艸部》:「芺关咲竝俗,《漢書》:壹关相樂。」
  • 鄭詩《古今正俗字詁》:「芺,艸也,從艸夭聲。味苦,江南食之㠯(以)下氣。貴陽王中肅謂哭笑字旣無本字,宜叚此芺字爲之,詩亦謂然;又竹部,笑下曰:𥬇,喜也,從竹從犬。竹部笑本徐鉉所增,其義亦不能明。《九經字樣》先笑後𥬇㠯爲從竹從夭,竹爲樂器,君子樂然逸笑,仍不能盡其義;𥬇笑旣無所據,故不如叚芺字爲之,此字古今聚訟莫得其正,姑存此説㠯竢世博𤴓(正)君子。」
  • 鐵珊《增廣字學舉隅》:「笑,𭈎𥬇均非,音肖,喜而解顏啓齒也。」

可見元朝以降即有芺笑相混,還出現俗字「𭈎」的情形。而在1920年後「𦬫」字形陸續出土,找到失落的環節,「芺」為「笑」本字或借字的說法自然不成立了。

釋義

編輯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借字。)

註釋

編輯
  1. 主要受到《說文》:「𡝩,巧也。一曰女子笑皃。」影響,將偏旁「芺」與「笑」連結起來;《集韻》之前字書未提《說文》謂女子笑貌,疑後人所加,但連勇於改篆從己的段玉裁作注都採信,遑論其他知名學者。而「笑」又是通行《說文》新附增補字,在當時訓詁材料侷限下,原典的「芺」反更能解釋「笑、𥬇、」等相關字形訛變。

出處

編輯
  1. 白川靜. 《字通》. 平凡社. 1996-10-01.
  2. 中華語文知識庫 - 漢字源流:妖
  3. 服部畊石, 大篆刻字林『六書通正』デジタルブック, 三圭社. 2014:  1689 

日語

編輯

漢字

編輯

表外漢字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

讀音

編輯
  • 音讀(未分類): おう (ō)よう ()
  • 訓讀: あざみ (az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