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江湖,是一個古老的漢語詞彙,在《史記》中是指「江河」和「湖泊」的合稱[1],而在中國文化中又有多重引申意義,用於指稱「四方之地」[1],其中包含各種不同的場景或感情語境。
江湖一詞使用於指代場景,比喻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來往的某個場合,指涉的對象並不固定,要看上下文決定,可以是指人們四處生活的民間社會[2]、商幫聚會的碼頭[3]、龍蛇混雜的市井[4]、遊俠結交與爭鬥的武林[5]、隱士遠離朝堂而歸去的隱居處所[6]、同行彼此競爭利益的職業圈子[7]、流氓份子結交義氣的黑社會等的代名詞[8];「江湖」一詞上升成為政治鬥爭概念時,結黨立派的官場也可以是一種江湖[7][9]。
江湖一詞使用於表達人生情感,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可以是恩怨糾纏的爭鋒宿敵、萍水相逢的點頭之交、你來我往的利益交易、推杯換盞的一生知己、轉身相忘於江湖的過客[7];或者形容人與人之間的事情變幻莫測,世間浩蕩,人心險惡,其中可以是初入社會的無畏闖蕩、求生求存的拼搏、人際關係的拉扯羈絆、爾虞我詐的爭權奪利、善念與惡念之間的掙扎、身不由己的無奈、無法突破重圍的引退、再展拳腳的重出江湖。[10][11] 故此人生閱歷甚多,練達世故人情的人,被稱之為「老江湖」。[1][12]
佛教禪宗亦有「江湖」的禪林用語,典故來自禪宗叢林發祥地江西、湖南,昔日禪門心法弘傳的時代,走訪兩地參禪悟道的學僧不勝枚數,這樣的學習風氣在禪林中被稱為「走江湖」。[13]
詞源
編輯- 〈內篇·逍遙遊〉曰:「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而無所容?」
- 〈內篇·大宗師〉〈外篇·天運〉曰:「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內篇·大宗師〉又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 〈外篇·至樂〉〈外篇·達生〉曰:「夫以鳥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游之壇陸,浮之江湖。」
- 〈外篇·山木〉曰:「夫風狐雲豹,棲於深林,伏於岩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
用途
編輯地理
編輯「 | 《吳越春秋》稱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 | 」 |
——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九》 |
江湖,本義是指「江」和「湖」的合稱,狹義是指「長江」和「洞庭湖」(或「太湖」),廣義是指天下任何江河湖泊、溪流池沼。[14] 司馬遷《史記》曰:「(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司馬光《資治通鑑》曰:「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又曰:「據險守要,泛舟江湖。」此處皆是指水名。
凡是有水匯聚的地方就可形成許多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江湖水系,尤如人與人團伙結黨形成的群體組織,從這個層面又引申為「民間」、「社會」、「四方各地」的意思,形而上可稱之為「世間」。[14] 班固《漢書》曰:「(吳芮)秦時番陽令也,甚得江湖間民心。」白居易《琵琶行》序曰:「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這些指的是人們在各處行走,浪跡天涯四海為家的零落漂泊,尤如魚在江湖中游動。
市井行當
編輯「 | 用不着相面,咱們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 」 |
——老舍,《茶館》 |
走江湖,指中國舊時走南闖北,四處漂泊,居無定所,靠五術、雜耍、行商、販賣、評唱、乞討等在街頭集市討生活的人。[14][15] 江湖市井之中有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無從計數,概稱為三百六十行,歸納為「江湖八門」。[4]
江湖人經常以浮誇吹噓的話術,吸引路人的注目,其中有底層社會買賣東西的行腳,被稱為「江湖販子」;宣傳偏方、蛇酒、神油等類民間療法的行醫,被稱為「江湖郎中」;操弄算命、占卜、相術、巫覡等類術數的奇人異士,被稱為「江湖術士」;[16] 演練武藝、雜技、唱曲、說書等類謀生技能的群體,被稱為「江湖藝人」;甚至包括一些招搖撞騙、行為不端的人,被稱為「江湖騙子」;常年遊走四方,經歷世故之人,可稱之為「老江湖」。
碼頭幫會
編輯「 |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 」 |
——《少帥》台詞 |
江湖文化,可指中國傳統社會的工商文化、聯誼文化、結義文化、幫會文化、社團文化、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山頭文化、角頭文化、黑幫文化。[3][17][2] 江湖並不屬於朝廷也不屬於家族,處於「公」與「私」之間,包括那些為了社會的特定需要,為了集體利益而行動的互助團體。
船幫漕運是古時商幫最重要的交通運輸,船舟航行在江湖之上、停泊在碼頭之中,久而久之,「江湖」與「碼頭」兩詞就成為市井商人的重要行話。[18] 江湖碼頭中互不認識的人聚會在一起,彼此之間互相幫助,形成最早的「會」和「幫」。[18] 這種互助團體可以溯源至「團」、「行」、「市」、「作」的古代工商組織。
遊民社會
編輯「 | 此人正是喪門星李根壽,本是粵盜蔡牽部下的著名悍匪,因在閩粵兩省犯案累累,不能存身,才逃亡在外,流浪江湖… | 」 |
——佚名,《林公案·第九回》 |
江湖,包括社會下層階級一群不服王法、脫離統治、流離失所、非主流社會(不士、不農、不工、不商)、遭受打壓的草根社群,稱之為「遊民」或「流民」。[19][20] 城裏的遊民經常是以流竄街頭的無賴、乞丐為業,中國舊社會的乞丐團伙首領稱為「團頭」,這種遊民組織演變成為武俠小說中的丐幫。[a]
遊民隨着歷史的局勢變遷,演變成影響社會格局的「流氓」或「流寇」。[21] 新朝末年,農民領袖王匡、王鳳佔領綠林山,聚集流離鄉民及逃犯作為農民起義的根據地,稱之為綠林軍;故此,後世又以「綠林」一詞,指稱聚集江湖山林之中,反抗統治階級的盜賊團體。
武俠文學
編輯「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 | 」 |
——古龍語錄 |
江湖,武俠文學中指習武之俠客活躍的圈子,又稱為「武林」。[b] 《江湖豪客傳》之中講述一百零八將集結梁山,落草為寇,起義造反,賦予「在(官方)控制之外」的含義。[8]
武俠文化中的江湖遊俠,可以溯源至先秦時代的墨者游士。游士行走於列國之間,說服諸侯,提倡「任俠」精神,活躍於民間社會,對後來的武俠文化有推波助瀾的功能。[20][5] 武俠作家創作的武俠小說,敘述各種江湖人物的矛盾、江湖兒女的恩仇,以及江湖門派的爭鬥,編織引人入勝的虛構江湖事跡;甚至曉以民族大義,刻畫一個為國為民、有擔當的江湖大俠。[22]
地下社會
編輯「 | 我們和聯勝有五萬多人,加上其他幫會有幾十萬人,沒規則就是沒秩序,看看香港的牢房坐不坐得下。 | 」 |
——《黑社會》電影語錄 |
江湖,在過去是不受政府管制、不在官署立案、不顯現在表面社會、深入民間內里、遊走在法外之地的秘密結社。江湖之中有自發的一套規則和戒律,維持內部的秩序,這種規則不一定與王法衝突,但肯定是不一樣。[2] 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中人一旦觸犯江湖規則,也將由江湖門中的長輩做出處罰。[7]
因為影視劇集的流行文化影響,使得人們將打鬥、義氣與江湖聯繫在一起,「江湖」一詞,在現代也是「黑社會」的代稱。[8][23] 江湖意味着複雜的人際關係,法理之外還有人情,維持江湖運作秩序的規則,無外乎情與義;[24] 除此之外,江湖雖然遠離統治階級,官府無法管制,但並非無法產生作用,黑與白之外,還有交織的灰色地帶。[7]
圈子
編輯「 | 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 」 |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台詞 |
江湖在現代中文用語,可以用來形容人性複雜的現實寫照,彼此爭奪名利和權力,攻於金錢、人脈和心計手段,並且產生明爭暗鬥與恩怨糾紛的地方,有些時候可以形容職場[11]、政壇[9]、體壇[25]、娛樂圈[26]、商業界[27]就是江湖。
例如,當有人提到拳擊手泰森「重出江湖」時,這裏的「江湖」是指職業拳壇的圈子。另外,當科研工作演變為爭奪利益和資源的亂象,學術界也可以變成與恩怨掛鈎的江湖;[28] 當「江湖」上升成為某種概念時,官場鬥爭也被視為是一種江湖。[7]
隱淪
編輯「 | 散人者,散誕之人也。[c] 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無羈限,為時之怪民。束於禮樂者外之曰:此散人也。散人不知恥,乃從而稱之。 | 」 |
——陸龜蒙,《江湖散人傳》 |
江湖,與「山林」、「林泉」同義,指高士遠離朝廷與公家,隱身避世之居所。[14] 范仲淹《岳陽樓記》曰:「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嚴先生祠堂記》曰:「既而動星象,歸江湖是也。」李商隱《安定城樓》曰:「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江湖與「廟堂」對立,源於儒家學子的忠君大一統思想,事君牧民、知書達禮的君子人格,視江湖人的行為粗野、不拘禮法、放浪形骸為草莽文化。[6] 中國古代文人在此,大致上有兩條出路,一者選擇出仕廟堂,二者選擇歸隱江湖。歸隱江湖者,或有真心厭惡仕途,追求心靈高潔的隱士;或有蓄力等待時機,擇良主而投身入世的謀者;或有在朝堂功成名就,自願退職安度晚年的士人;或有被朝堂黨派排擠,無奈被迫退出的下野官員;或有無緣投身於官場,以之為終南捷徑的名利客。[29]
南宋後期,藏書家陳起與其子陳續芸結交山林隱士,數度為落魄江湖的詩人出資刻錄《江湖集》叢刊,故此這些詩人被統稱為「江湖詩派」。[30]
禪宗
編輯「 | 自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士,為無知矣。 | 」 |
——贊寧,《宋高僧傳》 |
江湖,在禪門借代指雲遊四海的雲遊僧眾,其起源於六祖慧能門下的兩大弟子:南嶽懷讓法嗣馬祖道一開創洪州宗,居於江西;青原行思法嗣石頭希遷開創石頭宗,居於湖南。[31][32] 前往參學兩位大師之人極多,兩類人遂合稱「江湖僧」、「江湖眾」,簡稱「江湖」,或有說因為雲遊僧行腳三山五湖而得名。[33]
早期禪宗的弘法以河南、河北、安徽、湖北等北地為主,五祖弘忍親授衣缽弟子慧能開始從嶺南弘道,傳承南嶽、青原兩系,再下傳承馬祖、石頭等眾門生,往後則一花開五葉,形成禪門五宗。[34] 南嶽、青原展開弘法時,逐漸北移到江西、湖南,以後的地方行政形成兩廣兩湖的管理機制,湖北、湖南稱為「湖」,江西稱為「江」,三地合稱為「江湖」,禪門五宗幾乎都以「江湖」為根據地。[34] 禪門心法盛行時期,有志修禪的學僧,如果想要深參實證,必定前往江西、湖南拜訪禪師,稱為「雲遊江湖」。[34]
日本江戶時代禪師無著道忠則認為江湖原指長江和洞庭湖,散居江上湖邊而非名山大剎的禪士稱為「江湖人」,不擔任名山大剎住持者聚會在一起則稱為「江湖眾」。[31][35] 日本禪宗有透過江湖會教化民眾、發展教團的「江湖派」。[36] 日本曹洞宗亦每年舉辦江湖會,僧眾參加之次數稱為「法臘」,並以法臘決定僧眾之長幼次序、座位等。[35][37][38][39] 此外,禪林亦有其他幾個與「江湖」相關的詞彙,如禪僧舉行的結夏安居稱為「江湖僧會」、「江湖會」,師家稱為「江湖名勝禪師」,僧堂稱為「江湖道場」、「江湖寮」;祝賀住持晉山繼承寺務的疏文稱為「江湖疏」、「江湖友社疏」,該疏文若由東藏主(管理東方經藏者)宣讀稱為「東江湖疏」,由西藏主宣讀稱為「西江湖疏」。[33]
順帶一提,與江湖行腳僧人相關的詞彙「雲水堂」,其飄逸自在的意境同「江湖」一詞極為相似,則典故取其「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40]
另見
編輯註解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江湖. 中華民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中文(繁體)).
- ^ 2.0 2.1 2.2 蔡永飛. 江湖,中国社会的真相. 中國觀察. 中國報道周刊. 2003-07-30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 ^ 3.0 3.1 趙志. 揭秘近代中国三百年之“江湖”. 鳳凰網文化. 2011-04-25 [2019-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4.0 4.1 雲遊客《江湖叢談》:「在早年,江湖人到了他們有地盤之處,都有一種組織,他們江湖人的團體叫做長春會。……會中按着金、皮、彩、掛、平、團、調、柳八門生意,一門有一門的領袖。」
- ^ 5.0 5.1 墨家对武侠文化的推波助澜. 中國孔子基金會. 2007-05-19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6.0 6.1 “江湖与庙堂”的历史意蕴. 中國華文教育網. 2010-08-23 [2022-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2).
- ^ 7.0 7.1 7.2 7.3 7.4 7.5 金庸小說的「江湖」: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關鍵評論. 2019-03-24.
- ^ 8.0 8.1 8.2 「江湖」與俠客及黑幫有何關係?. 巴士的報. 2016-01-13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0).
- ^ 9.0 9.1 李的洺. 政坛与江湖,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馬來西亞: 東方日報. 2021-10-14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 ^ 盧桂霞. 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起. 新加坡: 聯合早報. 2022-01-07 [2022-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2).
- ^ 11.0 11.1 职场江湖飘,菜鸟到高手有几步之遥?. 北京青年報. 2019-09-23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透過CCTV.
- ^ 老江湖. 中華民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中文(繁體)).
- ^ 釋星雲. 走江湖. 佛法真義 (佛光山資訊中心). [2023-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 (中文(臺灣)).
- ^ 14.0 14.1 14.2 14.3 維基詞典中的詞條「江湖」
- ^ 走江湖. 中華民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中文(繁體)).
- ^ 高文濤. 明代江湖术士初探. 中國古代史 (青海師範大學). 2009 (中文(簡體)).
- ^ 反“码头文化” 就是反“帮派会党文化”残余. 新華網. 2018-02-10 [2022-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18.0 18.1 木萱子.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晋商:成功的“黑社会”组织?. 晉商之死.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9 [2019-07-30]. ISBN 9787501793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0).
經商需要歷經的地方,自然條件自然不會好的,長途販運,山高水長,成群結隊是最理想的形式,既可保證安全,又可互相幫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許多人將江湖與幫會結合在一起……以致「江湖」一詞基本上是中國古代幫會的代名詞,「碼頭」一詞也是中國古代幫會最重要的行話之一。
- ^ 王學泰. 江湖旧梦.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2: 133—134. ISBN 9787511325310.
- ^ 20.0 20.1 野夫. 江湖:中國民間社會的傳承(上). Iconada.tv. 2011-11-14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 ^ 陳寶良. 无籍之徒:中国流氓的变迁.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2. ISBN 9787203125013.
- ^ 陳墨. 金庸笔下的江湖恩怨.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18-10-05 [2019-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唐曉東. 越共革新開放的法外之地:江湖黑幫文化席捲社會. 香港01. 2019-07-07 [2019-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郭富民. 江湖中的情与法——观电影《江湖儿女》有感. 人民法院報. 2018-11-23 [202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 ^ 江湖从此无袍哥. 體壇周報. 2006-02-06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透過搜狐體育.
- ^ 揭开娱乐圈生存法则“江湖”内幕. 鳳凰娛樂.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1).
- ^ 微商江湖隐秘史:一夜暴富背后是人性与阶层的博弈. 創事記. 2017-11-06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透過新浪科技.
- ^ 斥帮派怪象:学界不是江湖. 科技日報. 2018-06-21.
- ^ 鄒澤江. 江湖之远有隐沦——中国“隐士”解密. 2022-10-07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 ^ 熊海英. 江湖诗派.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 [202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2).
- ^ 31.0 31.1 丁福保. 江湖. 《佛學大辭典》. 維基文庫. 1922 (中文).
- ^ 慈怡法師主編. 〈六祖壇經〉. 《佛光大辭典》 (高雄縣大樹鄉: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臺灣)).
- ^ 33.0 33.1 慈怡法師 (編). 江湖. 佛光大辭典.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 ^ 34.0 34.1 34.2 江湖. 禪林雜誌. 2008-01-18 [2023-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 –透過鳳凰網.
- ^ 35.0 35.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輯;藍吉富主編. 江湖會.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臺南縣永康市: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臺灣)).
-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輯;藍吉富主編. 江湖派.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臺南縣永康市: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臺灣)).
- ^ 丁福保. 法臘. 《佛學大辭典》. 維基文庫. 1922 (中文).
- ^ 慈怡法師 (編). 法臘. 佛光大辭典.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輯;藍吉富主編. 〈法臘〉.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臺南縣永康市: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臺灣)).
- ^ 雲水. 佛光大辭典. [2023-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 –透過佛弟子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