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
一行禪師(683年—727年),俗名张遂,法號敬賢,號大慧禪師,也稱為沙門一行、一行阿闍梨,唐人還呼爲一公,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唐朝比丘、天文学家、曆法學家、數學家。[1]真言宗將其列為傳持八祖之一。
| ||||
---|---|---|---|---|
本名 | 张遂 | |||
法號 | 敬賢、一行 | |||
国籍 | 大唐 | |||
宗派 | 真言宗 | |||
諡號 | 大慧禪師 | |||
師承 | 華嚴和尚、恵真、善無畏、金剛智 | |||
著作 | 《大日經疏》、《大衍曆》、《攝調伏藏》十卷、《大毗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 |
一行精通梵文,熟悉印度的宗教文献,同时了解印度在数学与天文学方面的成就,一行的研究充分利用了当时印度的三角学知识。[2]
生平
编辑一行曾祖是唐太宗的大臣张公谨,在初唐是極顯赫的世族。其祖父張大素官至門下省東台舍人,後被貶為懷州長史,家道中落。父親名叫張懍,任武功縣令。二十一歲時因父母雙亡,遇見天台宗玉泉弘景大師,興起了出家的念頭。遂在嵩山普寂大師門下剃度为僧,因為深入「一行三昧」,故法名一行。後于嵩山、玉泉寺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
開元四年,善無畏三藏自那爛陀寺來到長安,一行禪師隨之受胎藏法。[3]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将他接回长安,參與善無畏大師的譯經,協助翻譯《大日經》。開元八年,金剛智三藏來到了洛陽,一行便依從受法《金剛頂經》密印與灌頂。[3]
开元九年(721年),經張說推薦,唐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法《大衍历》。同年,他和梁令瓒一起,设计制造了黄道遊儀、渾儀、復矩等天文测量仪器。他利用新制成的黄道遊儀测量恒星的赤道坐标,发现和汉代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变动。开元十一年(723年),一行主持大规模的全国性天文测量,测量了北到铁勒(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喀拉和林遗址附近),南到交州(今越南中部地区)共13个地点的日影和北极星高度。其中还测量了河南四个地点的距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结果推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说法。
開元十二年,一行禪師參與善無畏三藏之譯場任其筆受,譯出密教根本聖典《大日經》並撰著《大日經疏》。[3]
開元十五年,一行禪師示寂,趺坐正念,怡然而寂,世壽四十五。《大衍历》定稿之年,一行病逝。
法嗣
编辑師承
编辑著作
编辑曆法
编辑唐開元九年,當時行用的李淳風《麟德曆》因署日食比不效,遂詔一行作新曆,即《大衍曆》。不過一行「依易蓍之數,為立法之據」,被評價為「不免附會牽涉」。清代阮元《畴人傳》雖肯定大衍曆更為精密,但也批評其附會易數,他稱:“推步之法,至大衍备矣,後来造算者未能及也。然推本易象,终為傅合(附會)。昔人谓一行竄入于易以眩众,乃千古定论也。”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持批評態度。如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表示:「這樣批評,實非妥當,蓋 《漢書·律曆志》已經以易數說曆數,大衍曆只反映了時代的潮流而充分的體現出來而已」。即認為用易數解釋曆數早為漢代所用,一行只是沿用古代作法,不應苛責。
風水
编辑所謂一行造《滅蠻經》或顛倒風水的說法,其一出自於據說是吳景鸞(廖瑀之師承)所作的《陰陽天機書表》,該文聲稱丘延翰向唐玄宗晉呈其風水之術,唐玄宗恐民間明了此術,於是命一行撰《銅函經》傳佈錯誤的變卦之法。不過一行的正史傳記並未提及此事[4]。《宋史.藝文志》記載一行之著作,亦沒有任何和銅函有關的著作,並且記載了《銅函記》一卷,為丘延翰撰,《銅函經》三卷,未言作者姓名[5]。
另一種出自《青囊序》等風水著作中,皆提及一種說法,謂「洪範五行」顛倒五行,乃是出自一行所作《滅蠻經》,用以擾亂外國[6]。所謂「洪範五行」又稱「大五行」,是一種只在風水才會用到的干支配五行之法,用於定方位吉凶和擇日。另一種配法,稱為「正五行」,是通常所用的干支配五行之法[4][7]。《滅蠻經》說只是《銅函經》說的變體,而以「洪範五行」為錯謬之風水。有人指所謂《滅蠻經》之說,其實是某些宋朝術士借「滅蠻」之名反「洪範五行」,只是因為一行名氣大,所以被拿來當作故事主角[5]。並且實際上,風水著作雖可能偏好洪範五行或偏向正五行,但又通常主張要兼看,以為各有功效[4]。
後世風水家亦有人認為:「以為出一行者,誤《滅蠻經》之名,大抵附會,地理卜葬中人,猶多不信」「嗟呼!是豈一行之咎哉?乃誤傳一行者之咎耳。」[5]
《新唐書·藝文志》載《五音地理經》十五卷,《崇文總目》載《五音地理經》十五卷[8],《宋史·藝文志》載僧一行《地理經》十二卷、僧一行《地理經》十五卷,《郡齋讀書志》載「《五音地理新書》三十卷,右唐僧一行撰。以人姓五音,驗八山、三十八將吉兇之方。其學今世不行。」,《宋會要輯稿》:「又一行《葬經》皇堂下深八十一尺,合九九之數,今請用一行之說……按一行《地理經》地有龐不平,擁塞風水,宜平治之」,又宋代官修的《地理新書》卷五〈筮兆域〉條是根據《一行地理》及《天門子十八章》參定的[9],則所謂銅函、滅蠻皆本自《五音地理經》,加以附會誇飾,訛變而成。
機械工程
编辑殊榮
编辑- 小行星1972以他為名
參考文獻
编辑- ^ 楊秋悅. 〈《大日經疏》體現的佛教音聲觀〉.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7, (1): 37-46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 ^ 阿马蒂亚·森.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 页135. ISBN 9787542626172 (中文(简体)).
- ^ 3.0 3.1 3.2 天文科學家一行禪師. [2021-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 ^ 4.0 4.1 4.2 黃一農. 擇日之爭與「康熙曆獄」. [202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 ^ 5.0 5.1 5.2 六愚. 所謂《滅蠻經》之探究. [202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 ^ 曾文辿的《青囊序》:「蓋因一行擾外國,遂把五行顛倒編,以訛傳訛竟不明,所以禍福為胡亂。」
- ^ 儲泳. 祛疑説. [202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向為先子卜地,徧叩日者,就參地理之學,雖各守其師説,深淺固未易知,但二十四位之五行,亦有兩説,莫之適從。自古所用大五行,雖郭璞元經,亦守其説,謂之山家五行,然先輩皆謂莫曉其立法之因。既無可攷之理,古今豈肯通用而不疑者哉?近世蔣文舉只用正五行以配二十四位,壬癸亥子為水,丙丁巳午為火,一如三命六壬之説,自謂得楊松筠之學。……然則大五行之説,果可廢乎?可得而廢,則古人何以更相傳襲?而用之於是,深思其理,求之太一統紀之數,而不可得;求之皇極先天中天之數,而不可得;求之後天化合五運六氣之説,而不可得;反而求之卦畫,於是得其説焉
- ^ 《崇文總目》各書目之撰人為清朝人朱彝尊所補入
- ^ 沈睿文. 呂才與《陰陽書》———兼論宗廟禮與陵地秩序之異同. [202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