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答一声“到”
——黑龙江省军区组织新招录文职人员与入伍新兵同步集训记事
■田国庆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乔振友 记者 吕衍海
文职人员和新兵“对子”获得比武名次后双双佩戴红花。吕衍海摄
再回军营时,闫寒已穿上“孔雀蓝”。
11月8日,黑龙江省军区综合训练队组织队列会操。偌大的操场,新招录文职人员和下半年入伍新兵各占一半。
“同志们,转体要干脆,不要拖泥带水。抬头挺胸,口号要响,要在气势上先压倒对方。”
闫寒曾在驻港部队服役。作为文职集训队班长,队列考核前他做了周密安排,下决心要在文职、新兵大比拼中“扛红旗、拿第一”。
两张“新面孔”,两支“生力军”。今年,黑龙江省军区将他们安排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一起“加钢淬火”。
“既然来到集训队,首先要当好一名‘战士’”
“我们赢了!”激烈比拼后,闫寒所在的班果然被评为“队列标兵班”。
“要的就是这股精气神。”文职集训队队员,有16人当过兵,全部拥有学士及以上学历,多人获得各类奖项。尽管身有所长、“光环”加身,但在队长代晓东看来,“无论他们过去如何,既然来到集训队,首先要当好一名‘战士’。”
近年来,省军区系统文职人员占比越来越重。对他们的培养,该省军区从上到下都有一种认识:“必须浸上‘军味’。”
“正步走,摆臂练习,1,2——敬礼!”对着镜子,文职人员陈修琪一口气练习了好几个队列动作。板寸、迷彩、紧致的脸颊肌,看着镜中的自己,他嘴角含笑。
陈修琪说,经过两个多月的集训,大家黑了瘦了,也都变得健壮了。刚开始,还有人在意肤色、体重的变化,到了后来,大家更加在意的是“内在”变化。
综合训练队有个龙虎榜。多次带新兵的新兵连连长张宇轩,往年很少为更新榜上排名而操心,可是今年他必须安排专人盯着这件事。
“‘条令标兵’‘内务标兵’,你争我夺,屡易其主。训练成绩,接连有人创破纪录,这都催促着我们去及时更新。”
李炎桀毕业于理工类大学,做事很有条理。没承想,集训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和周表月计划刷新了他对“规矩和秩序”的认识,“这里的工作安排就像解析数学方程一样,步步条分缕析,环环紧密相扣。”
“每天晚上观看《新闻联播》,文职人员和新兵轮流登台,谈感受、讲认识,掌声不断;每逢周末集体活动必有拉歌,你一首我一曲,满是欢声笑语;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国防教育课,精彩纷呈,贯穿全程。”
当记者问起他的变化时,李炎桀说:“总觉得自己之前太懒散、好拖延,现在已有战士印记,令行禁止、立说立行。”
“一群人,一条心,还有什么干不成”
“部队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所以在退役15年后我选择报考文职。瞧我这么一个‘老兵’都不怕,你有什么克服不了的……”
一个20岁,一个35岁。新兵吴勇君竟与文职人员王晓增成为好友。
“严格的管理、艰苦的训练,难免会让年轻的心产生波动。”王晓增说,15年前,他初到部队时也曾“水土不服”,是班长的开导让他转变心态,迅速融入。没想到的是,他的心路历程在15年后,也成了打开别人心门的“钥匙”。
“一群人,一条心,还有什么干不成?”集训队,有你追我赶,也有互帮互助。许多文职人员和新兵结成帮扶对子,相约一起拼搏,共同进步,携手迈好军营“第一步”。
谈起体能训练,3公里跑曾被文职人员刘子轩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山”。
“起初,我的3公里跑成绩是22分30秒,在所有文职人员和新兵中垫底。每次发榜,我都不好意思去看成绩。”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这个世界就不会辜负你。”体育专业毕业、曾在地方当过篮球教练的新兵曹瀚,给了刘子轩奋起直追的勇气。
做好体能储备,让体能极限点向后移;跑姿要规范,呼吸要有节奏……结成帮教对子后,曹瀚为刘子轩量身打造了一整套科学训练计划,还陪他一起加班训练。
如今,刘子轩的3公里跑成绩已进入14分钟以内。训练成绩再发榜,也有了他站在前列、昂首围观的身影。
旌旗猎猎,口号阵阵。训练场上,文职人员和新兵沟通交流、互帮互促。
代晓东说,这场景就像一种无声的宣告: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从“新”出发!
“不管处在哪个岗位,都得把自己打造成一块钢”
“我的丈夫在海军服役。虽与他相隔数千里远,可每当听到营区里的军号声,又觉得我俩近在咫尺。”
庞小涵是集训队中唯一的女文职人员,也是一名军嫂。对于军人的牺牲和奉献,她有着更深的体会。
“以前,我会抱怨丈夫回电话晚,或者不懂浪漫。有了新兵连的经历,我更了解了军营生活,也更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才能更好地成为丈夫的战友。”
“文职人员到底肩负什么使命,又该如何履职?其实,一开始答案并不清晰。”文职人员刘俊肖说,当初,他报考文职就抱着一个朴素的想法——穿上迷彩,像军人一样荣光。
直到一次,身为退伍老兵的父亲在电话中问道:“你们文职人员也要摸枪吧?你要好好练,要紧时,得冲得上去。”这番话给了他触动。
“父亲都退役好多年了,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尤其是军人生而为战的思想深深扎根他的脑海。”
“能战”“止战”“胜战”“备训”,几乎是集训队教官每天都会讲到的话题,这也在不停地叩打着刘俊肖的内心:“既入军营,如何才能不负这身‘孔雀蓝’?”
11月中旬,集训队首次组织实弹射击。那个周末,刘俊肖把成绩告诉家人。尽管他的打靶成绩并非全队最好,但在视频通话中,父亲欣慰的笑容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刘俊肖,到!”“张逵平,到!”……晚点名,集训队操场上,新兵和文职人员的答“到”声此起彼伏。
刘俊肖说,从父亲、教官,还有一起训练的战友身上,他看到了部队的变和不变,更明白了时代大潮中“孔雀蓝”应该肩负的使命任务。在军营这座火热的“大熔炉”中,不管处在哪个岗位,都得把自己打造成一块钢。唯有如此,才能更有底气和战友们一同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