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戍边石”
■黄路飞 解放军报记者 吴安宁
属于喀喇昆仑的色彩是有些单调的,茫茫荒原之上,遍布灰色的山石,少有鲜艳的植被。然而这片略显寂寥的土地,承载着边关军人多彩绚丽的故事。
驻守在此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对脚下的石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守土有责”“我爱中国”……他们常常将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语和情景画在石头上,以此纪念每一个坚守的日夜,每一段激情的岁月。
有时,物品珍贵的不是它本身,而是附着在上面的记忆。当边防的故事与喀喇昆仑的石头相遇,属于官兵们的热血时光仿佛凝固在其中,这些灰色的石头也有了美丽的名字——戍边石。
今天,我们共同品读“戍边石”的故事,感受边防官兵如山石一般坚韧的品格。
遇见“戍边石”,遇见更高的天空
雪山上的“戍边石”。杨胜摄
和很多战友一样,每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新疆军区某边防团一级上士余江陵总喜欢留下一块“戍边石”,或是画上一面国旗,或是写下几句激励自己的话语,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15年。
15年前的冬天,下连没多久的余江陵和班长魏红伟前往某哨所执行光缆架设任务。
固定光缆的杆子是松木的,表面刷有一层薄薄的防水沥青。那时,报务专业的余江陵对架设光缆一窍不通,时常在爬杆时因为沥青太过光滑而不受控制地滑落。戴着手套更增加了上杆的难度,他索性徒手攀爬,学着班长的样子顶着寒风开展作业,双手也因此常被扎上松木刺。
由于时间紧,余江陵每天要上下杆十几次,工作近12个小时。而他返回营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取出指甲钳,一根一根拔出手上的刺。太小的毛刺很难找到,时隐时现的疼痛感“刺”得余江陵心里挺难过。他开始有了下山的念头,但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巡逻队伍在高原上行进。杨胜摄
一个月后,最后一段光缆终于固定完成。在余江陵的注视下,魏红伟掏出笔,在杆子旁的一块圆溜溜的石头上写下几个字——56公里,继续加油!
56公里,是彼时魏红伟自入伍以来架设光缆的总长。任务很艰苦,他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工作,也激励自己走向新的开始。
看到班长将二人一个月来的工作以这种方式“铭刻”在石头上,余江陵有些激动。他瞪大眼睛看了好一阵,然后接过笔,在班长留言的一旁写下“任务完成,再接再厉”,然后起身敬了个军礼。
那以后,余江陵从未向班长提过下山,因为心里不知不觉间早已没了这个想法。他踏踏实实地巡逻、训练、执行任务,每达成一个目标就奖励自己一块“戍边石”。
喀喇昆仑的石头不仅把余江陵留住了,还牵引着他奔赴更高的地方。2013年,由于任务需要,他主动申请到海拔更高的边防连守防。“可能那儿的石头离天空更近吧。”谈起这个选择,他笑着说。
来到新连队,余江陵的首个任务是前往某执勤点辅助完成通联。执勤点在连队的后山上,一大早,他沿着一条狭窄的小道一路向上。
高原的天气变幻无常,走到半山腰时,原本晴朗的天空飘来几朵乌云,紧接着狂风呼啸而来。余江陵弯下腰,尝试着向前走几步,可他根本睁不开眼睛,每一次抬脚都被大风压了回来。他只得背过身,微微向后倾,一点一点倒着往上爬。
原本半小时的路程,余江陵走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了执勤点,脸被吹麻了,心里的热情也被风沙刮走了大半。
余江陵拍拍身上的沙尘,推开执勤点的房门。突然,一片鲜艳的“中国红”映入眼帘——屋内的角落里摆满了形状各异、画满国旗的石头,远看有种震撼心灵的美,他的心情瞬间“多云转晴”。
这是一茬茬在此临时执行任务的官兵留下的。尽管屋外的风还刮着,余江陵却一点也不沮丧了:“就跟回到‘家’一样,好像无数战友在身边。”他在墙角的石头堆中找了一块空白的石头,掏出随身带的彩笔在上面画了国旗,并写下新的寄语:新的战位,继续坚守!
遇见“戍边石”,遇见更好的自己
战士与“戍边石”合影。杨胜摄
“你最难忘的‘戍边石’是哪一块?”听到记者的提问,中士任乐乐隔着窗子指了指连队的后山坡。
几年前,刚刚入伍没多久的任乐乐是连队唯一一个体能不达标的战士。“当时想着算了,放弃吧。”他觉得自己很难融入到优秀的集体中,那种疏离感比在寂寥的高原上生活还让人难以接受。失意的任乐乐找到的办法是“躺平”——熬够两年就离开。
一天休息时,任乐乐漫无目的地爬上了后山坡。走着走着,一块半米高的“戍边石”闯入视线。上面涂着的红色国旗已有些斑驳,他走上前辨认,发现国旗下面还写着一行字:不怕苦、不怕累。
被风雪“洗礼”过的“戍边石”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是谁画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留言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勾起了任乐乐的好奇心,下山后,他迫不及待向几名战友询问起这块“戍边石”的来历。
遗憾的是,这段往事已不得而知,也许是哪位老兵自发留下的,为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也为鼓励自己坚守下来。
也正是从那时起,任乐乐的生活中多了一个习惯,他时常来到这块“戍边石”旁坐一坐,想象着那位不知名的战友写下誓言时的坚定,心里也无形中增加了几分勇气。
渐渐地,他意识到,困难并不可怕,荒废了宝贵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遗憾。“从河北到新疆,不远千里来当兵,我要对得起自己。”自从遇见了“戍边石”,任乐乐变得越来越有韧劲。他不再逃避现实,而是主动走上训练场,决心让自己“脱一层皮”后“面目一新”。
几个月后的体能考核,再次站到起跑线上的任乐乐,眼神中少了迷茫与不安,多了几分坚定和自信。让大家为之惊叹的是,这一次他在连队新兵中名列第一,还有课目创下了新的连队纪录。
那天傍晚,任乐乐特意跑去和“老朋友”见面。再一次坐到“戍边石”旁,他开心地笑了,一个新的目标也在那一刻浮上心头:竭尽全力,争取留队!
任乐乐真的留了下来,今年已是他戍边的第7年。
“更远的未来呢,有什么打算?”记者问。
“当然是争取继续坚守。”任乐乐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眼神中透出的是坚定。
遇见“戍边石”,遇见曾经的岁月
一名战士将全家福画在“戍边石”上。杨胜摄
一日高原兵,一生高原情。这里的退伍老兵大多会在离别时带走点“纪念品”,比如一抔执勤点上的泥土,一点融化的冰川雪水。还有,那些“有故事的石头”。
大山深处的石头会“说话”。老兵黄硕有一块爱不释手的“戍边石”,那是他在执行某次通信保障任务后捡回的,上面画着一双正在抢修光缆的手。
“班长,班长!通信中断了!”时间回到那天深夜,睡梦中的黄硕被战友叫醒。他猛地起身,扯过一件大衣向外一路小跑:“先架设卫星保障通联,我去排查情况。”
同战友交代完,黄硕立刻搭载救援车辆寻找通信断点位置。山坡上,一根电线杆被吹倒在地,里面的光缆裸露出来。经检查,光缆里的玻璃丝断了,黄硕立刻取出熔接机修复。
天空飘着雪花,气温已低至零下20摄氏度。太冷了,熔接机故障频发,9次、10次……时间似乎在一次次熔接中越来越慢,黄硕感觉双手甚至开始冷得“发烫”。
“再来,我就不信接不好了。”黄硕使劲搓搓手,又举着玻璃丝操作起来。终于他听到“嘀”的一声,机器屏幕显示熔接成功。随后热缩、固定……光缆成功修好。
任务完成后,黄硕看了下时间,已过了2个多小时。他紧了紧大衣准备返回营区,却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弯腰捡了一块石头放进口袋。
回到营区后,黄硕在石头上记录下这天的日期,小心收藏起来。后来一名会画画的战友知道了这件事,又特意在那块石头上画下了黄硕执行任务时的双手,向他表达敬意。
去年,黄硕的服役期满了。他选择留在了新疆的阿克陶县,从事基层工作。他将自己比喻为高原上的一株植物:“在这8年了,早已经适应了寒冷的空气和干燥的土壤,根本离不开了。”退伍那天,黄硕在行李箱里装上“戍边石”,他说石头上有满满的回忆。
和黄硕一样,老兵王利明已离开高原10多年,仍保留着收集石头的爱好,家中柜子里的“戍边石”,有当年从高原上带下来的,也有还在边防的战友寄给他的。
这些形状各异的“戍边石”,是王利明的“宝贝”。他会反复观察每一块石头,给它们取一个名字。石上图案形似河流的,就叫“涉水过河”;形似雪山的,就叫“攀山越岭”;形似高原植物纹理的,就叫“红柳情”……
还有一些朴实无华的石头,王利明会在上面刻下几个人名,都是以前的老战友,他说想用这种方式,记住曾经的岁月,记住高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