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还是拔苗助长 少年天才就能改变世界?
1905电影网独家专稿 智商上的巨人,情商上的矮子,破解难题手到擒来,但人情世故却一窍不通;这可能是大众对少年天才的普遍印象。但这些少年天才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从小和一群同样聪明绝顶的同龄人生活、学习在一起的少年班里又有什么不同的故事?6月19日上映的《少年班》就是聚焦在这个特殊的小群体上,虽然影片是肖洋的导演处女作,但因为他本身也是“少年班”的成员之一,讲述这样一个属于“神童”的故事可能会更有切身感受。这位15岁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1995年就读西安交大建筑学系、又从德国威斯巴登学院媒体系深造回国的“金牌剪辑师”,首次执导筒便选择致敬了自己的青春,却也让人们在高考、中考刚刚完毕不久的盛夏,更加关注“教育”这个永远的话题。
少年郎,古代神童怎么选?
中国人热爱神童。乡间少年只要抖露出一丝早慧的毫毛,就会被十里八乡传送为百年一出的人才。七岁能诗的骆宾王和九岁读《汉书》的王勃都只是中国儿童颖悟史的一个注脚;世界范围内,莫扎特六岁写出《G大调小步舞曲》的天才神话也流传了百年。神童显名,就会有人因此希望有相应的团体担负起续写神话的任务。因此,神童的选拔、教育、管理成为了自古以来的一条龙服务,少年班应运而生——说白了,就是给神童们单开小灶、特殊教学。
少年班导演肖洋的经历仔细审度,也算是“神童标配”
神童的选拔自古有之,元代《文献通考》纪录,汉代就已经有了针对天才少年的选拔制度,“年有才俊者拜童子郎”。但彼时,神童也只能和太学中其他弱冠青年一起诵经习文。到唐代,“童子科”成为专门选拔少年英才的考试模式,入选者进入国子学,分门别类的进行培养。这就有些像当今少年班的模式。
中国当代少年班从何而来?
中国当代少年班的提出,来自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1970年代重返大陆后,他提出了大量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1978年,远在安徽低调无比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年班。
与古代中国不同,当代少年英才的聪慧标准不再是经文师傅,而是单纯意义上对数理的敏感。而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曾招收过少年大学生。但时至今日,依旧在坚持对少年天才进行集中培育的也只剩下了中科大和西安交通大学。
下一页:少年班的争议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